第176章
书迷正在阅读:穿成白月光的渣A前妻[娱乐圈]、相府嫡女与侯府家的傻子、萧长引GL、深情种、被迫攻略心理医师O、纨绔女世子的养妻手册、和恋爱脑摄政王先婚后爱了、[十二国记同人] 今天开始做麒麟、[柯南同人] 萩原的系统好像不对劲、直播剪纸后我爆火星际
??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才是最恐怖的,楚湘王特意来州府这一趟只是为了抄录卫城相关?有没有抄录别的东西?有没有直接带走别的东西? ??“那你还不快查楚湘王到底带走了什么?”刘波的语气生硬,差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。 ??“是是是,下官这就去。”那人慌忙去查云丞淮带走了什么。 ??刘波旁边还有一人,地位看起来不低,这人道:“大人觉得楚湘王的手里有什么?” ??“她有什么本官不知道,但是本官不是姚厘,没有那么容易扳倒的。” ??刘波有着强大的自信,以她的地位,还有她手里的东西,多的是人要保她。 ??“只是没有想到,所有人都看错了楚湘王,以为她不学无术,这次赈灾,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能力,上都城的天要变了。” ??“大人,有没有可能是东宫在给她支招?” ??刘波冷笑一声,“扶不上墙的烂泥,再多的招也没用,你没看到她刚刚的表现吗?” ??“那咱们要不要?” ??“本官是州牧,距离上都城远着呢,就算咱们站队了,夺嫡也不会波及到我们。” ??刘波跟属下聊着,其实内心都担忧云丞淮调查到了什么。 ??干净的人不怕调查,不干净的人,有点儿风吹草动,都以为雨要下到自己身上,刘波跟其属下就是这样的人。 ??...... ??云丞淮这一趟,一是为了卫城的这些案卷,典籍,二是为了见一见刘波,三就是想看看,她这一趟,有没有人坐不住。 ??她手里的掌握了不少的证据,路上应该不会太平,她的身后都是骑兵,沈流年那边的赈灾队伍,能打的也就是禁军,兵部给的人,还有楚湘王府的府兵,她知道是什么样子的。 ??相比起来,她身边的骑兵更得用。 ??虽然队伍刚出安庆不会出什么事情,但是沈流年在队伍中,她还是担心。 ??想着,她骑的更快了,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,她的马术练的不错,像这样快马加鞭,也能超控的很好。 ??仅有半日的功夫,她就赶上了队伍。 ??也是天色已晚,队伍要入住驿站休息的原因。 ??一路上的驿站有很多,这些都是官府开的,里面会有服务的小吏。 ??偏僻的驿站一般只有一个人,就像她们来的这个驿站,就只有一个人。 ??云丞淮走到门口,远远的望了一眼驿站旁边的沈家商队,还有里面的那辆熟悉的马车,想要走进驿站的脚转了个弯。 ??沈流年就在那里,她回来了,肯定要去见上一见的。 ??这次赈灾沈家帮了很大的忙,赈灾队伍中有很多人都知道。 ??沈家商队会跟着赈灾队伍一起回京,两支队伍互不干扰,只是同行。 ??所有人都知道,沈流年是楚湘王妃,还是云丞淮亲口说,让沈家商队同行。 ??哪怕赈灾队伍中的一些人看不起商人,也得客客气气的,不能招惹。 ??但是到驿站,赈灾队伍入住里面,沈家队伍只能睡在驿站边上。 ??沈家商队行走惯了,安营扎寨是长项,云丞淮走近了,看到几个帐篷在外面。 ??帐篷把马车货物围到了中间,让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况。 ??合作那么久,那边的人当然认识她,一路上都在跟她打招呼。 ??云丞淮钻进帐篷,从帐篷的另一边出去,就看到了里面的情况。 ??车上的马已经卸掉,马车固定在原地,就像是一个小木屋,她坐过沈流年的马车,知道这辆车从外观上没那么起眼,里面则另有天地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 ??沈流年完全能睡在马车里,大冬天的一点儿也不冷。 ??她径直上了马车,见沈流年半躺在上面,昏昏欲睡的模样。 ??沈流年束着乾元特有的发型,戴着把脸遮住的帽子,就算有人突然进来,也看不到她的真容。 ??听到动静,沈流年才睁开了眼睛,“回来了。” ??“嗯,天都黑了。” ??云丞淮边说,边打量着马车的环境,然后道:“要不你伪装一下,随我去驿站睡?” ??想到来的路上,沈流年就是这样睡在马车里的,她就心疼。 ??太简陋了些,实在是委屈了。 ??这又不是房车,连续几天住在里面还是很憋屈的。 ??沈流年坐起了身子,白了她一眼,“你的房间那么多人盯着,我住进去,你觉得她们会不会猜到楚湘王妃不在王府?” ??“就算不这么猜,也会觉得你这个人品行不端。” ??云丞淮立即睁大了眼睛,“品行不端?还有比我更正经的人吗?跟夫人你同房睡了那么久,都没有怎么样你。” ??沈流年抬脚踹了她一下,“这怎么能一样。” ??“为何不一样?”她自夸道:“像我这样真诚有礼,温润如玉的偏偏佳人,可不多了。” ??“你的脸皮,该不会如城墙般厚吧?” ??沈流年真的很震惊,她会这么夸自己。 ??云丞淮的鞋子在上车的时候就脱掉了,她盘腿坐下,把脸凑上去道:“厚不厚的,你摸摸就知道了。” ??真是一点儿脸都不要了,可是追老婆,太要脸了不好。 ??沈流年伸手把她的脸推到一边,“你还是快回驿站吧,不然她们要怀疑的。” ??“我不回,我要跟你在一起,你睡哪里,我就睡哪里,我与夫人得同甘共苦。”